KN95口罩非醫用能防病毒嗎?KN95防塵口罩能防病毒的,因為kn95防塵口罩的kn代表適用于過濾非油性顆粒物的防護,而95是指對0.3微米顆粒進行測試時的過濾效率95%以上,而國家規定對于非油性顆粒物過濾性大于等于95%的口罩是可以防病毒的,kn95口罩是國標和美國標準N95口罩是一樣的,都能防病毒。今天,鋌和技術小編來帶大家了解一下KN95口罩非醫用能防病毒嗎?KN95口罩佩戴方法。
一、KN95口罩非醫用能防病毒嗎?
根據GB2626標準要求,KN型口罩,根據其對非油性顆粒物的過濾性能進行再次劃分,也就有了我們大家熟悉KN90、KN95、KN100三種口罩了。其中KN95口罩,指的是對于0.075微米以上的非油性顆粒物過濾效率大于95%,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毒的直徑約0.1至0.12微米,所以佩戴KN95口罩,是可以有效預防病毒的。
KN95醫用口罩和非醫用口罩主要區別在于,醫用類型口罩外表面經過疏水處理,GB19083-2010和YY0469-2011的醫用外科口罩清楚提出了“合成血液穿透”的要求,“表面抗濕性”的參數指標,明確了醫用防護口罩對血液體液等液體的防護效果。通俗講就像水滴落在荷葉上會滾落一樣,液體在口罩表面無法浸透,這就能將醫護人員經常碰觸到酒精、血液等擋住,不讓它快速滲透;而非醫用類型的KN95/N95口罩則不會經過這一特殊處理。
KN95和N95防護口罩最起防護功能的是過濾層,該過濾層采用聚丙烯熔噴超細纖維駐極材料,口罩外表面未經過疏水處理,應用時接觸到水、酒精等會破壞掉該材料的結構,使過濾作用大打折扣。更何況,血液中常含細菌、病毒等,醫院的應用場景又決定了醫護人員大概率暴露在病人的血液環境中。因此,醫用口罩表面的疏水處理必不可少符合GB2626的KN型口罩不防水,對于病毒是可以進行防護的。但對飛濺的體液,血液則沒有那么強的防護效果。
二、KN95口罩佩戴方法
1.戴口罩前應洗手,或者在戴口罩過程中避免手接觸到口罩內側面,減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。
2、分清楚口罩的內外、上下;KN95口罩有印字一面為外面;金屬條/海綿條一端端是口罩的上方。面向口罩無鼻夾的一面,兩手各拉住一邊耳帶,使鼻夾位于口罩上方。
3、用口罩抵住下巴。
4、耳帶式:將耳帶拉至耳后,調整耳帶至感覺盡可能舒適。頭戴式:將口罩抵住下巴,雙手將下方頭帶拉過頭頂,置于頸后耳朵下方。將上方頭帶拉過頭頂,置于頸后耳朵上方。
5、將雙手手指置于金屬鼻夾中部,一邊向內按壓一邊順著鼻夾向兩側移動指尖,直至將鼻夾完全按壓成鼻梁形狀為止。僅用單手捏口罩鼻夾可能會影響口罩的密合性。
6、一定要盡量使口罩與面部有良好的密合。簡單的試驗方法是:戴上口罩后,用力呼氣,空氣不能從口罩邊緣漏出。
以上就是鋌和勞保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“KN95口罩非醫用能防病毒嗎”的內容介紹。一般正常情況下kn95口罩每配戴4-6小時之后就需要更換一次,這樣防護效果才會好。如果在使用過程中kn95口罩出現了損壞的情況或者呼吸阻力變大,那么建議及時換掉。